电话:0755-82566023
邮箱:zq@szcxjs.com
关注我们
收藏
在线时间
9:00~18:00

晨欣技术微信
人工智能(AI)芯片的关键问题
发布时间:2024-11-09
字体:A+A-

随着人工智能(AI)领域的快速发展,对下一代高性能半导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,半导体材料和结构的创新变得至关重要。

最近,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(PECVD)技术成功开发出4英寸异质结构制造技术。这项创新突破了传统硅基半导体的局限,能够生产低功耗、高性能的半导体,为AI半导体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。

该研究团队由韩国机械材料研究院(KIMM)半导体制造研究中心的Hyeong-U Kim研究员领导,与成均馆大学机械工程系的Taesung Kim教授团队合作,共同取得了历史性进展。他们成功使用等离子体技术制造出了4英寸异质结构半导体,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这一突破的团队。这项技术有望使TMDc等下一代半导体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AI半导体领域。

据研究所称,过渡金属二硫化物(TMDc)材料被认为是下一代半导体的潜在候选材料。它们具有类似硅的性能,能够实现低功耗操作和快速切换速度,尤其适用于神经形态系统,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和认知计算等领域。

其中,二硫化钼(MoS2)、二硫化钨(WS2)和硒化钼(MoSe2)等二硫属化物,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。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两种异质结构:首先是通过将1nm的钨沉积到石墨烯转移晶片上,然后采用H2S等离子体硫化工艺制成的WS2和石墨烯的异质结构;其次,研究人员将斜方晶系1T相二硫化钼(MoS2)与六方晶系2H相MoS2结合,成功实现了异质结构的制造。

具体而言,研究团队利用PECVD设备,开发了两种创新的4英寸晶圆级异质结构。第一种是结合了WS2和石墨烯的异质结构,第二种则是在二硫化钼(MoS2)薄膜中集成了两种不同相的材料。这一进展代表着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领域的重要突破。与稳定的六方2H相相比,1T相二硫化钼呈现亚稳态结构,传统的制造方法(如堆叠)存在尺寸限制和可重复性问题。

然而,研究团队成功地生产出了1T相的4英寸晶圆,为实现1T-2H异质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。PECVD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晶圆尺寸和可重复性的问题,并为未来的3D集成结构发展提供了可能。这一进展不仅降低了功率损耗和散热问题,还显著提高了性能和能源效率,成为低功耗、高性能AI半导体的关键要素。

KIMM研究员Hyeong-U Kim表示:“这项新技术不仅满足了晶圆尺寸和可重复性的要求,还能够进行以前仅限于学术研究的实验验证。使用半导体行业广泛使用的PECVD工具,意味着这项技术具有巨大的批量生产潜力,可能为AI半导体的商业化和性能提升带来重要推动。”

此外,KIMM已通过在美国和韩国的注册,获得了这两种4英寸异质结构晶圆制造的专有技术,为未来的量产和技术扩展铺平了道路。